低碳、碳中和
2023-04-17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2021年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碳中和是一种新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植树造林、产业结构调整等减少和抵消碳能源的消耗,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从而达到“零排放”。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北京市历来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碳排放要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主要工作中也提到,要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十三五”时期,北京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率先树立减量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燃煤量大幅下降,在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20年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23%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碳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低碳发展全国领先。作为制造业集中的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都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区内企业已有20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也在2020年达到3家。今年1月底,座落在该区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通过认证,成为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
全民低碳生活宣传活动也形式多样。去年11月,北京在陶然亭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园林绿化科普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了30个碳中和宣传触摸查询系统站点,市民可以通过系统计算家庭日常生活的排放数量,并可换算为需栽植多少树木用以中和相应的排放足迹。碳排放既来自生产活动,也与日常生活有关。碳中和是一场涉及全社会的行动,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夏天空调少调低一摄氏度等,都能减少碳排放。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为保护地球家园付诸行动。
上一篇: 氢能经济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