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节能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

对话碳标签—世界地球日专题:茶·碳·未来圆满举办

2023-04-24

春风春雨好春光,佳茗明前最是香。晓出新芽披玉露,炒成龙井醉苏杭。2023年4月22日上午,由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主办,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浙江办事处承办的对话碳标签—世界地球日专题:茶·碳·未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观看人数近6.4万人,浙江杭州龙坞茶园作为线下交流地点,春意盎然、嫩芽勃发,置身一片青绿中,感受到万亩茶香的连绵。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主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李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马伟,中国国际茶文化高级顾问、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阮浩耕,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龙门坎村书记孙大龙,杭开集团副总裁、原浙科院城乡规划系主任、原绿城集团副总经理冯雨峰,浙江久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祥礼出席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浙江科技学院未来乡村研究院副院长郑锐锋教授主持。

李鹏就中国碳标签发展、碳标签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绿色品牌建设发表致辞。碳标签制度将低碳、农产品与乡村振兴连接起来,有助于激发产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绘就“村美民富,美丽和谐”新蓝图。

马伟认为,未来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生态产业、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科技创新将在产、供、销三方面赋能茶叶低碳生产、减碳增收。

阮浩耕从茶园环境对茶叶的品质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到茶叶冲泡的水温、茶叶富含的营养物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让更多人了解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祥礼聚焦农副产品领域,就碳标签如何给农副产品带来实际价值发表独特见解。通过发挥碳标签带动效应,实施更有效的绿色认证方式,将有助于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及绿色价值,同时提高产品绿色认可度。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工程师孙肇阳就碳标签认证流程与依据标准进行详细阐述。据介绍,为实现中国碳标签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已上线中国碳标签产品溯源码小程序,系统展示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从原料到生产工艺的严格把控。

龙门坎村作为生态型茶园,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加工、采摘都下了很大功夫。孙大龙认为,2万多亩的西湖龙井产区产量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产量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共富,突破发展,是当下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西湖龙井茶一定要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的机遇期,提升品牌价值。

冯雨峰就绿色低碳茶园的设计理念发表见解。建造绿色低碳茶园,将成为茶农、茶企拓展低碳经济思路。

会议最后,与会嘉宾、领导共同聚焦我国双碳政策,置身于浩渺的茶海之中,泡一壶浙江杭州龙坞特色茶,边品尝边就茶企如何围绕碳标签体系化建设,突出农产品自然生态,提升农产品健康价值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新叶翻滚间茶香四溢,龙井飘香。

此次对话碳标签—世界地球日专题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环保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低碳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碳标签制度的实施,将助力打造节碳乡村、低碳乡村、零碳乡村,充分激活绿水青山背后的资源优势,把美好生态转变成“美丽经济”,助力老区群众跑出致富的“加速度”,成为撬动一个地方振兴发展的“源动力”。《农副产品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茶叶》相关标准已经立项,茶叶与碳标签的结合,将有助于发现身边的好茶、健康茶、低碳茶,成就茶的真色、真香与真味,用自然做一杯好茶。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