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忠理事长出席第二届电子纸产业生态发展 与趋势高峰论坛暨2023电子纸产业蓝皮书发布大会并做主题发言
时间: 2023-05-04 访问量: 579
2023年4月28日,黄建忠理事长出席第二届电子纸产业生态发展与趋势高峰论坛暨2023电子纸产业蓝皮书发布大会,并应大会主办方要求做了《标准化助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发言内容(简要)如下:
很高兴应邀参加今天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电子纸产业生态发展与趋势高峰论坛暨2023电子纸产业蓝皮书发布大会”。简单谈三点内容。
一、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纲要》指出:标准化将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开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标准化研究,制定一批应用带动的新标准,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未来,标准应用将面向经济社会全领域,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标准的全覆盖,实现全领域标准化的深度发展。
标准化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标准化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标准作为战略性创新资源,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应用的桥梁,进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标准化有利于增强产业稳定性。标准能够有效避免技术层面的安全风险,提高运行层面的操作效率,降低经济层面的生产成本,进而获得产业发展的最佳秩序,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标准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相互融通。标准能够在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协作、产业间融合发展中起到润滑剂作用,提高产业自主性和可控性。
四是标准化有利于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等方式,推动中外标准协调兼容,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助于我国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业国际影响力。
五是标准化有利于法制规定的贯彻执行。标准化将提供执行法制规定所需的方法、路径、途径和手段,为实现产业法治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标准化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助推器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决定质量,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应的高标准作为支撑。
标准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借助“高标准”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产品走向中高端,形成品牌、做大做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通过开展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培育出一批高质量的区域品牌、全国品牌、国际品牌产品。
二是可以推动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团体标准,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定一批带动效应强的团体标准,以高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决定》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指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三是标准化在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面将形成推动企业、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致的内生动力。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我国制造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开展团体标准相关工作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自2017年起大力开展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国家标准委给予的制定团体标准的资质。近几年,平均每年有70/80部团体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废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等多个领域,涉及暖通空调制冷行业能效领域,涉及数据中心节能领域,涉及净水产品制造、智能电器制造领域,涉及电器电子、电力、机械、农业、旅游、交通等行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的各种标准。
今后,将在协会具有一定工作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力,借助协会标准化平台的优势,做更多的有质量、有效果的团体标准。
支持电子纸行业加强标准化工作,从标准立项、起草、专家评审、发布等多个环节加强指导,对需要建立“直通车”机制团体标准项目可采取“快速”、“加急”措施;帮助由团体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支持在条件成熟时成立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子纸行业的分支机构,推动电子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下一篇: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感谢信